? ? ?2018年3~6月,原質檢總局部署各地質監部門圍繞提升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確保糧食安全中心任務,繼續深入開展農資打假“質檢利劍”行動,嚴查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違法案件,切實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做出積極貢獻。全國質監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117,880人次,檢查農資產品生產企業8,591家,查辦農資質量違法案件639起,涉案貨值915.058萬元,減少農業生產損失1,035.642萬元。
各地通過各種方式推動農資打假工作取得實效:
一是深入開展“農資打假下鄉”活動。各地質監部門對量大面廣的農資產品開展免費檢測,組織專家、技術人員,面對面向農民群眾宣傳法律法規和識假辨假知識,現場受理農民舉報。共進村17,786個,下鄉入戶56,281家,抽檢樣品10,936批次,現場快速檢驗2,286批次,組織宣傳活動3,265次,發放宣傳資料688,109份,接受群眾咨詢、舉報56,380人次。安徽省質監局聯合安徽省化肥工業協會、滁州市人民政府以“農資打假,質量興農”為主題,開展咨詢、免費抽樣檢測、名優農資產品展示,向農民宣傳選購農資產品技巧、識假辨假方法和投訴舉報途徑等知識,并向部分農民和貧困戶現場捐贈50噸化肥。河北省石家莊市質監局聯合名優化肥生產企業,連續兩年向山村農民捐贈“配方肥”,受到農民熱烈歡迎,切實做到利農惠農。
二是以化肥、農機及其配件等產品為執法檢查重點,嚴查質量違法案件。全國共檢查化肥生產企業3,777家,查辦化肥質量違法案件488起,貨值713.8萬元。湖北省孝感地區漢川市查獲一起偽造生產許可證編號、生產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復合肥料案,查獲假劣復合肥料325噸,涉案貨值金額56.6萬元。貴州省黔西南州義龍新區查獲一起銷售標識不符合強制性標準肥料案,挽回農民損失60余萬元。
三是聯動共治,促進區域農資產品質量提升。各地共確定、整治農資重點區域76個。聚焦重點區域,約談重點企業,整治與提升相結合,促進區域農資產品質量不斷提升。貴州省將區域整治與品牌建設、質量提升工作有機結合,動員質量穩定、規模較大的化肥生產企業積極參加“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工作,培育區域品牌,助推質量提升。
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針對在前期行動中反映出的部分化肥產品有效含量不足與標識混亂等問題,繼續指導各地加大執法力度,開展好秋季農資打假“質檢利劍”等專項行動,更加有效地服務“三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