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發布的《2017年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預報》預計,2017年我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總體為偏重發生年份。其中,小麥赤霉病、水稻“兩遷”害蟲等流行性和遷飛性病蟲害重發風險高,水稻螟蟲、水稻紋枯病發生區域廣、危害重,稻瘟病在部分地區偏重發生。
業內人士分析,基于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我國將重點加強專業化統防統治、綠色防控和農藥減量控害技術的推廣應用,加之病蟲害不出現大面積爆發的情況下,預計2017年我國農藥需求總量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根據全國31個省級植保系統初步預測統計分析,2017年全國農藥需求總量(商品量)預計為92萬噸,折百量為近30萬噸,比上年減少2%左右。需求量在1萬噸以上的品種有(按降序排列):草甘膦、敵敵畏、乙草胺、硫酸銅、多菌靈、莠去津。
根據國家統計部門的數據,2016年我國農藥產量377.8萬噸,國內需求約為為170萬噸,凈出口量為133.34萬噸,可以看出,我國農藥不僅能滿足出口的需要,對國內農藥供應也較為充足,所以我國農藥總體供應能滿足春耕需求。而從供應量來看,根據國家統計部門的數據,2016年我國農藥產量377.8萬噸,國內需求約為170萬噸,凈出口量為133.34萬噸。
可以看出,我國農藥不僅能滿足出口的需要,對國內農藥供應也較為充足,我國農藥總體供應能滿足春耕需求。農產品價格、農民種糧積極性、農藥庫存、原材料價格、環保等因素對農藥大類需求影響不一,春耕旺季時,四大農藥上需求有升有降。
近幾年我國春耕時節殺蟲劑需求不佳,近期農技部門預測今年蟲害植保壓力相對減輕,致今年春耕殺蟲劑總體需求呈現下降;基于農藥零增長以及化學農藥漲價的壓力,生物農藥用藥量明顯上升,而我國勞動力的緊缺和除草劑先于其它農藥啟動,春耕時除草劑需求相對旺盛、由于種植結構的調整和作物病害頻發,春耕季節殺菌劑需求也較為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