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業績下滑
?
今年,全球農藥市場依舊低迷,跨國公司和部分國內上市企業銷售業績全線走低。行業的不景氣主要影響因素包括糧食在內的全球主要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全球糧價連續四年持續下跌;產能過剩,農藥產量突飛猛進地大增,而需求量僅占農藥產量不到1/8,農藥企業對熱點產品的一哄而上、盲目擴張已經成為行業通病,因此而造成的低價競爭,更是成為抑制藥企效益增長的主因。
?
而在業績普遍下滑下,仍有一些企業脫穎而出,表現優異。如今年年底通過IPO的海利爾藥業,如銷售收入和凈利潤雙增長的利爾化學等。
二、百草枯遭禁用
?
7月1日,百草枯水劑在國內的銷售如期走到了盡頭。隨后,百草枯遭遇了毒性更改的討論,由于國內多家百草枯生產企業持反對意見,就在大家猜測百草枯毒性會否更改時,農業部一紙公告直接將百草枯禁用了。
?
而關于百草枯市場由哪個除草劑替代的情況已經有了眉目。草銨膦、草甘膦、敵草快、紅太陽的百草枯膠劑都會有一定的替代增長空間,其中最被看好的是草銨膦。但草銨膦由于加入企業太多,今年上半年價格幾番下滑,也有部分出場發現了醬油草銨膦以及草銨膦抗性問題。避免重蹈草甘膦覆轍,值得所有草銨膦生產企業警惕。
?
三、環保督察
?
自今年7月份起,中央環保督察組依次進駐到全國各省區,并掀起一場治污問責風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央意在通過查事、察人、罰款、問責等方式,不斷傳導環保壓力,破除地方經濟發展與治污難之間的利益紐帶。
?
受環保督察影響,環保裝置不達標或者根本沒有環保裝置的化工生產企業(包括農藥生產企業)紛紛停工停產,產能急劇下降,導致農藥原材料和農藥原藥價格大幅上漲。其中最明顯的是草甘膦,自環保督察開啟后,原本產能過剩、價格和需求都極其低迷的草甘膦終于開始了逆轉,價格不斷上揚,目前原藥報價已接近26000元/噸。如果環保督察持續,草甘膦原藥價格有望突破3萬元/噸。
?
四、并購整合
?
今年并購整合之風繼續,而且有愈刮愈猛態勢。
?
2月,中國化工正式宣布以每股465美元的現金并購先正達,成為國內企業最大的海外收購案;5月,升華拜克宣布擬購買炎龍科技100%股權,交易標的作價16億元。此次并購令升華拜克從一家新型農藥企業轉型成為網絡游戲娛樂開發企業,一度引發農藥和娛樂行業熱議;9月,拜耳發布公告稱,以總金額近660億美元,即每股128美元現金收購美國孟山都公司,成為德國公司史上最大規模的海外收購交易,同時也是今年全球最大的并購交易;同月,沙隆達宣布并購農藥巨頭以色列ADAMA公司100%股權;12月,南京紅太陽以7280 萬元收購山東科信70%股權……
?
在行業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并購整合,抱團取暖,應該是企業很正常的反應。但大企業之間的并購整合,更多是資本和優勢互補的考慮。
五、植保飛防
?
8月,陜西渭南地區30萬畝玉米粘蟲危害大爆發,各型各款的植保無人機披裝上陣,大展拳腳,這是真正意義上,植保無人機在防治病蟲害上展現出其快速高效安全的優勢,植保無人機再次被行業看好。
?
今年,植保無人機價格普遍下降,多旋翼電動植保機從曾經10多萬的價格回落的4-7萬元左右價格,價格的下跌,讓植保無人機顯得更為親人,也是農業消費者所期待的。與此同時,智能化、傻瓜式的無人機成為行業研發重點,農民要的僅僅是臺會飛、會打藥、能代替人工、不會輕易損壞的機器,而不是一臺擺在家里的追潮玩具,更簡單實用的操作會贏得市場認可。
?
但依然要看到的是,買到全國各地的無人機的售后如何解決,農資人買了無人機如何在飛防服務中得到回報,植保無人機仍舊缺乏行業標準和準入標準,飛防藥劑的標準和劑型推薦又有哪些,這些問題依舊待解。
?
六、價格過山車
?
今年,農藥原藥價格體驗了一把“過山車”,農藥市場行情從上半年一降到底,到下半年一飛上天,在劇烈的行情波動下,有消息稱12月份整個行業出現前所未有大面積毀單。
?
在原藥價格被沖高后,離農藥使用旺季還有四五個月,購買者不多,無法出現采購原藥熱潮,制劑生產企業大都持幣觀望。目前,大部分原藥生產企業沒有報價,因為現在農藥價格上漲主要是原材料價格上漲拉動,廠家的利潤空間不大。
?
有行業人士分析,如果為了農藥出口而提價,又能接到單子,那是兩全齊美,如果僅在國內銷售,特別是制劑,沒有購買者,漲價意義不太大。
七、制劑創新
?
2016年,憑借農藥精品化路線,銀農科技聲名鵲起,其“農舟行”更是成為了海南芒果區打薊馬的主要品牌,媲美外企同類產品。而被行業人士冠以“農藥界黑馬”稱號的明德立達,市場策略是“用國際水平的質量管理,工匠精神,做國際品質的農化產品”,其2016年推出的殺菌劑“明潤豐”上市一年便創造了3000萬元的銷售記錄。
?
制劑創新,就是對農藥加工過程進行創新,包括產品的配方、助劑的選擇、生產工藝的優化等,生產出高效、安全、穩定的農藥產品。制劑創新是相對于化合物創新而言的。由于我國化合物研發能力極為薄弱,要在產品效果上與外企產品一較高下,制劑創新就成為了我國農藥企業必然的選擇。
?
“農舟行”和“明潤豐”就是制劑創新的代表。“農舟行”的有效成分是阿維菌素,“明潤豐”的有效成分是吡唑醚菌酯,都是過了專利期的農藥成分。通過對工藝進行創新,開發非專利農藥,既避免了專利問題,又能生產出優質有差異化的農藥產品,助力企業做大做強。我們有理由相信,制劑創新將成為我國農藥企業和農藥行業崛起的一大方向。
?
八、農業互聯網金融
?
2016年是農業互聯網金融元年。目前涉及到種植版塊的農業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有專注于種植產業鏈金融服務的農發貸和農泰金融,以及專注于為農業生產者尤其是農機購買者提供金融服務的農分期等。截止到目前,農發貸線上成交額接近70億,農泰金融成交額24個億,農分期成交額接近10個億。其中,農發貸和農泰金融的業務范圍已經覆蓋了全國主要種植區域。
?
九、農業服務
?
對于農藥行業來說,今年最明顯的一個變化是,農業服務組織和農業服務團隊越來越多了。
?
隨著大種植戶越來越多,對服務需求日漸顯現,農業綜合服務也開始由口頭轉向現實。其中聲勢最大的是田田圈,其本質上是一個農業綜合服務平臺,要求加盟的經銷商必須配備專業的技術服務團隊,零售商也要配備綜合服務團隊;另外,廣西田園成立了專門的打藥隊,提供打藥服務;江蘇克勝成立了蜻蜓農服,新安化工和安陽全豐成立了農飛客,提供飛防服務;漢和航空、極飛科技等無人機企業也紛紛成立了飛防服務大隊,落地飛防服務;還有很多新成立的專門提供作物解決方案和農事綜合服務的公司……
十、聚焦戰略
?
聚焦戰略,就是企業業務的專一化,能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為某一狹窄的細分市場服務,從而超越在較廣闊范圍內競爭的對手們。這樣可以避免大而弱的分散投資局面,容易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比如今年一年內發布了4個自主研發專利化合物的清原農冠,其對自身的定位是抗性雜草防治,專注于除草劑產品和除草技術的研發和推廣。盡管目前產品不多,但由于除草效果突出,清原農冠目前在江蘇、安徽等大田作物區收獲了極好的口碑。再比如專注于細菌藥防治的浙江新農和龍灣化工,其推出的細菌藥產品已經成為細菌病害防治領域的一線品牌。
?
如果企業精力和資源有限,不妨量力而行,走聚焦戰略,專注于某一作物、某一領域的服務,做精做細甚至做到極致成為該領域的老大,在獲得了足夠多的資源和品牌影響力后,再將業務拓展,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