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與醫藥,都是用來治害、醫病的,只不過醫藥針對人,而農藥則針對植物。人生病了就要吃藥,這是常識,但農業生產中使用農藥,不少人卻有著很多疑問。
實際上,農藥醫藥是同源的,農藥和人類治病吃的藥本質上沒有差異,農藥在正確使用前提下也是臨床使用的醫藥。
例如,砒霜(三氧化二砷)在我國古代作為一種農藥廣泛應用于種子處理,其實砒霜也是一種中草藥,現代的科學家更是將砒霜用于治療白血病。
敵百蟲是一種廣泛使用的低毒、廣譜殺蟲劑,可有效防治雙翅目、鱗翅目、鞘翅目害蟲。在醫藥名單里有一種藥叫美曲膦酯,實際上與敵百蟲是同一化學物質,可以用于治療老年癡呆病。
農藥與醫藥同源并不只有如上兩例,氨基甲酸酯殺蟲劑最早也是與治療青光眼藥劑有關,而常用的三唑類殺菌劑也是科學家在尋找醫用殺菌劑的過程中發現的,而殺蟲劑阿維菌素則有一定的減肥效果。科學研究表明,農藥與醫藥從來源、構效關系研究等方面關系密切,是同根同源的一家人,只是在不同劑量下才表現出不同的生物活性,劑量才是兩者差異的根源。
絕大多數農藥的急性毒性遠低于很多常用醫藥品,如甲胺磷的LD50(半數致死量)為20mg/kg、甲基對硫磷為9~25mg/kg,消炎鎮痛的消炎疼LD50為1.2mg/kg,秋水仙堿的LD50為1.7mg/kg,而以前曾作為打蛔蟲藥的有機磷殺蟲劑敵百蟲,其毒性與阿司匹林相仿。
醫療中常用的氯霉素、對乙酰氨基酚可能會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治療高血壓用的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會引發藥源性肝臟疾病,抗生素的濫用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同樣醫藥、農藥也都具有兩面性,科學、正確的做法是要充分利用它們好的方面,把壞的方面影響降到最低。
正是:醫藥農藥一家親,來源構效本同根;農藥常常遭白眼,正確認識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