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12月7日國內草甘膦市場均價漲至21520元/噸。對于此次價格上漲,業內給出的理由之一是“主要原料甘氨酸主產區河北加強環保執法,當地生產商開工受到嚴重影響,甘氨酸價格一路飆升。”在獲得這一信息后,記者向多家農藥企業和地方行業協會求證,部分企業老總和協會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近期市場價格波動屬于正常,但原藥價格的持續上漲最終將傳遞到下游的制劑企業。
12月2日至4日,京津冀及周邊7省市出現了一次大面積空氣重度污染過程,為此,環境保護部專門派出了督查組檢查。河北省農藥工業協會質量標準部主任楊錦蓉告訴記者,早在11月17日河北省就發起了一個“2016利劍斬污”專項行動,行動涉及石家莊、保定、滄州、衡水和定州等市,并對涉及的化工、醫藥相關企業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這次霧霾治理對當地農藥行業的影響,楊錦蓉給出了自己的觀點:第一,農藥行業具有明顯的季節性,11~12月,除了一些涉足出口的企業外,大部分農藥企業都進入了檢修期,即使沒有霧霾治理,企業也不會盲目生產,一般是春節過后才陸續備貨。第二,對于霧霾治理,省政府并沒有搞一刀切,而是有針對性地派工作人員駐廠檢查排污設施等。
山東勝邦綠野化學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愛平表示,京津冀地區采取禁限產措施以來,河北草甘膦的生產原料從21000元/噸上漲到25000元/噸。“我們也需要采購這種原料,公司采購的原料來源以蘇浙地區為主,但受河北貨源漲價的影響,近期蘇浙地區的原料價格也有所上漲。”董愛平如是說。
據山東省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張昊介紹,近期國內原藥價格確實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漲,但這也與企業正常的備貨有關,目前協會還沒有收到省內農藥企業被要求停產的消息。
對于制劑企業,禁限產帶來的影響不是很大。天津綠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偉表示,公司主要生產玉米田、大豆田等專用除草劑制劑,目前還沒有接到禁限產通知。公司以生產制劑產品為主,每年固定在10月份的上海展會上采購原藥、包裝材料,而原材料價格在那時已有上漲苗頭。為了保證每年的銷售額穩定,公司會在那時儲備主打產品的原材料,對于生產、銷售規模較小的產品一般采取隨行就市采購的策略。今年,農藥原藥價格及包裝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影響將在明年集中顯現,公司將不得不面對銷售商和農戶的強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