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為重要的農業投入品,人們幾乎都知道農藥,但你聽說過用納米技術制成的農藥嗎?日前,記者從在北京召開的第一屆納米科技與農業可持續技術發展國際會議上獲悉,我國農業專家已成功研制出納米農藥新劑型,與傳統農藥相比,這種新農藥可顯著提高農藥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旦實現大面積推廣使用,可降低我國現有農藥使用量的30%。
納米科技是一門發展迅速的前沿技術科學,它與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傳統科技的滲透與融合,正在推動現代產業體系與社會生活方式的重大變革。納米科技在農業上的集成應用,也呈現了多點突破之勢,為人類解決糧食安全、資源短缺和環境問題開辟了重要科學途徑。近年來,我國農業納米科技獲得快速發展,尤其是以中國農業科學院為代表的農業科研國家隊緊緊圍繞國家重大科技需求開展研究,在納米農藥的研制理論與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納米農藥新劑型正是我們多年來的一項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農業納米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崔海信向記者介紹,這種納米農藥新劑型包括了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等。研究人員充分利用納米技術,將農藥粒子從傳統的5微米降低至100納米,小尺寸效應可減少葉面農藥脫落,提高了農藥的利用率。與此同時,利用納米材料負載農藥粒子,可根據作物防治的時效特性等需求,通過微囊化技術實現藥物的控制釋放,并延長持效期,這樣就能減少農藥的施用次數,從而避免了農藥濫用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
除了提高農藥有效利用率、減少農藥的使用量之外,納米技術還能減少農藥制劑中有機溶劑的使用量。“農藥大多數為難溶性化合物,通常必須添加載體、溶劑、助劑等進行劑型加工,才能兌水稀釋后噴灑使用。納米技術可以改善難溶藥物的水溶性與分散性,減少農藥制劑成分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不利于人體的有機溶劑使用量,從而減少有害溶劑與助劑流入環境造成污染。”崔海信補充解釋說。
與傳統農藥相比,納米農藥的應用前景究竟如何?根據中國農科院提供的試驗對比數據顯示,在病蟲害防治效果相同的前提下,一旦全面推廣,使用納米農藥新劑型可以降低農藥投放量30%以上,每年可杜絕“三苯”溶劑50萬噸,大幅度降低農藥殘留污染,改善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據悉,目前農科院的農業納米創新團隊正致力于納米農藥的產業化開發和推廣應用研究。
“我國是傳統農業大國,化肥農藥等農業物資的投入,維持了我國糧食與農產品產量的持續穩定增長。但是,傳統農藥化肥的長期低效使用,也引發了食品安全與生態環境問題。納米技術在緩解農藥濫用所造成的環境污染、有害生物抗藥性等方面已經顯示出良好的發展前景。”農業部科教司副司長汪學軍表示,目前,我國正在推進化肥、農藥雙減行動計劃,將積極支持農業納米科技研發,加速發展高效、安全的新型綠色農業化學品,促進農業資源高效利用,提高食品安全性,保障國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