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不套袋,是炒作,還是顛覆?
說起蘋果套袋,我國早在幾百年前就有果樹套桐油紙袋的歷史,而當時的目的是為了防治食心蟲等害蟲。近代蘋果套袋技術,應該是從日本傳過來的,蘋果套上紙袋可使果皮細膩亮潔,著色均勻,色澤亮麗美觀,同時可以減少農藥、塵土等給果實帶來的殘留和污染,非常受果商和消費者的歡迎。事實也證明,套袋蘋果比不套袋蘋果賣價高,收益好。因此,蘋果套袋成了目前果農種植的主流。
蘋果套袋雖然看起來是在果實上套了一個袋子,但著實是個技術活,而且需要人工逐一套袋,好的套袋技術工一天的工資可達上千元。隨著農村勞動力的流失和農村人口老齡化,果樹套袋用工越來越難招人。老鄉告訴筆者,在當地蘋果套袋工,男工一天大概在150元左右,女工一天大概100元左右,在用工緊張的時期,價格還會上漲。根據老鄉提供的信息,筆者計算了一下,一畝果園,刨去袋子的成本,單算用工,套袋和脫袋的工費平均需要2000元左右。然而,一畝地套袋蘋果,平均下來毛利9000元左右,套袋工費就達到了20%。套袋,帶來的不僅是成本的提高,套袋果相比不套袋果產量低,果實膨大慢,口味也稍顯遜色,用藥量也較難掌握。
不可否認的是,套袋技術作為提高蘋果果品質量的一項重要措施,為果農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也為市場提供了色香味俱全的優質果。但隨著工費的增長,以及消費者對農產品消費觀的轉變,果農對蘋果不套袋技術的訴求越來越強烈。如果有技術能夠完美解決果農不套袋的訴求,那可以說是顛覆性的技術。
筆者了解到,蘋果不套袋技術在國外早有發展,其中日本、美國發展較快,都有很大面積的不套袋蘋果種植。國內不套袋技術近幾年才嶄露頭角,而且還不夠純熟。筆者對目前國內市場上的蘋果不套袋技術做了粗淺的調查,總體上是在果面噴涂一種膜類物質,這種膜類物質市面上能見到的有三種:復合生物菌膜、鈣膜和高分子類脂膜。筆者對幾位接觸過和使用過的果農進行了調查,果農表示在風調雨順的年景下效果還可以,但是擔心噴涂噴不均勻,要噴仔細、噴到位又要增加人工成本。果農反映,相比套袋,不套袋技術可使成本減少1/3。
筆者的一位企業朋友,為解決農戶的不套袋訴求,專程去美國考察水果種植情況。當地不僅蘋果不套袋,葡萄、梨、臍橙都不套袋。而且,如果按國內的套袋模式種植蘋果,按美國的工費計算,根本無法推廣。這位朋友考察的結果顯示,不套袋的水果與套袋水果相比,著色好,果面更加鮮艷、漂亮;平均個頭大;果實口感好,風味更濃;果肉緊實,抗病性好,耐儲運,損耗少。
美國人少地多,種植園面積都比較大,水果生產都是機械化作業,采后處理都是有專業的公司和先進的設備完成。國內蘋果套袋的主要作用是防病,防日灼,使果面更加漂亮,同時防止農藥殘留。而美國種植園的做法是,加強水肥管理,增強樹體的抵抗力,在果實外表噴施防護劑,用來防凍、防病、防日灼,在農藥用量很少的情況下,仍能保證果實健康生長,最大限度減低農藥用量和藥殘風險。這種噴涂技術在美國已經成功應用28年,效果出眾,深受廣大水果種植園的喜歡。
對比國產蘋果和進口蘋果,不難發現,進口蘋果單是色澤就占了上風。這并不是說國產蘋果不好,問題在于蘋果采后的加工處理能力弱,與國外相比存在較大差距。此外,消費者的消費觀需要轉變,不能只注重于蘋果的外表美,更多關注的應該是口感和健康,逐漸去接受看起來并不是非常絢麗的不套袋蘋果。
對于農戶而言,選擇不套袋技術并不代表著可以放松管理,想要不套袋果達到較高的商品率,在果樹的管理上可能需要下更多的功夫。
最后,蘋果不套袋是訴求,也是趨勢,相信在幾年內,國內相應的產品會如雨后春筍般顯現,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不管是套袋和不套袋,歸其本源還是要做好種植管理,只有配合先進的管理技術,相關的產品才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江县|
罗平县|
株洲县|
灵丘县|
溧阳市|
林周县|
荥阳市|
禄劝|
南涧|
三都|
永泰县|
邯郸市|
社旗县|
临汾市|
永定县|
南澳县|
蒙自县|
独山县|
夏河县|
伊川县|
平和县|
美姑县|
府谷县|
勐海县|
钟祥市|
永安市|
天气|
和硕县|
尉犁县|
揭阳市|
武功县|
澄迈县|
芦山县|
含山县|
微山县|
北京市|
勐海县|
长武县|
岑溪市|
尼勒克县|
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