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農作物害蟲防治仍以化學防治為主,平均每年防治面積達到45億畝(次),化學農藥用量高達45萬噸。而天敵昆蟲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有益生物,能夠捕食或寄生害蟲從而持續控制蟲害發生,從源頭上避免或減少農藥使用,實現“主動防治”。8月28日,國家天敵昆蟲科技創新聯盟在山東省濟南市成立,這將提升我國天敵昆蟲研發創新力度,為我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提供產業化支撐。
?
生物防治可替代 70%化學殺蟲劑
?
大自然總是維持著微妙的平衡,有害蟲,便有能克制它的天敵。“農業生產中對天敵昆蟲的大面積應用,在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都比較普遍,而在發展中國卻用的相對較少。”8月28日,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吳孔明在國家天敵昆蟲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上指出。
?
?
這是因為發達國家農業生產已經擺脫了對于農藥的過度依賴,廣泛使用天敵昆蟲開展綠色防控。如歐美等發達國家有230余種天敵昆蟲實現了產業化,商品化生產天敵的公司超過500家,西歐國家90%的設施作物都在使用天敵昆蟲等生物防治產品防治害蟲。而不發達國家是因為農藥工業尚未建立,農民用不起農藥,只能用天敵昆蟲防治。
?
?
改革開放前,由于農藥工業不發達,我國也曾廣泛使用天敵昆蟲,比如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但隨著我國農藥工業的不斷壯大,天敵昆蟲用得越來越少。“目前,我國農作物害蟲防治仍以化學防治為主,平均每年防治面積達到45億畝(次),化學農藥用量高達45萬噸(商品量),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只占23.1%。這造成害蟲抗性不斷增加,農藥用量越來越多的惡性循環,影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業部種植司副司長陳友權說。
?
?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在國家的支持下,我國天敵昆蟲的應用有了大幅度提升。我國是世界上赤眼蜂、蚜繭蜂、蚜小蜂等天敵昆蟲應用面積最大、防治成效最顯著的國家之一,每年釋放赤眼蜂面積5600萬畝、蚜繭蜂1100萬畝、蚜小蜂200萬畝。“經過幾年的試驗結果表明,用天敵昆蟲進行生物防治可以替代70%的化學殺蟲劑使用。”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天敵昆蟲研究室王甦博士說。
?
?
天敵昆蟲在我國應用比例不足1%
?
盡管我國擁有資源最多、質量最好的天敵昆蟲種質資源。但總體而言,我國天敵昆蟲產業化仍處于起步階段,天敵昆蟲在我國的應用比例尚不足1%,只有20多種天敵昆蟲實現了產業化,天敵企業只有幾十家。”山東魯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禮說。
?
?
目前,我國登記的農藥企業多達數千家,生產成本大幅下降,農藥售價便宜。由于長期使用化學農藥,許多農民對化學農藥產生依賴性。與化學農藥相比,天敵昆蟲防治成本高、見效慢、費時費工,大部分農民對天敵昆蟲根本不了解,對生物防治新技術不敢輕易接受。
?
?
這也不能說是因為農民守舊,使用天敵昆蟲的確要求掌握一定技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劉同先告訴記者,天敵昆蟲是活體生物,對溫度、濕度等環境條件有一定要求,在使用時要掌握好天敵昆蟲的釋放時間、釋放數量、釋放方法等技術,操作不當會影響使用效果。
?
?
而部分天敵昆蟲由于生產成本較高,銷售價格高于化學農藥,農民難以承受。而農民即便使用了天敵昆蟲防治害蟲技術,生產的農產品在市場上不一定能夠多賣錢。特別是綠色或有機農產品在市場上常常魚龍混雜,不能真正做到優質優價,影響了農民使用天敵昆蟲的積極性。
?
?
農民不敢使用,經銷商也不愿意代理。”福建艷璇生物防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艷璇說,天敵昆蟲產品是活體生物,貨架期很短或者幾乎沒有貨架期,一般情況下用戶收到天敵昆蟲產品后必須馬上應用,因此天敵昆蟲生產企業需要訂單式生產,不能像化學農藥一樣可以大量生產出來長期儲存慢慢銷售。快遞公司均未對天敵昆蟲產品有專門規定,甚至以活體生物為由對天敵昆蟲實施禁運,限制了天敵產品的遠距離運輸。
?
?
而且,政府植保部門對天敵昆蟲產品的采購定價以農藥作參照,僅僅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的1/20甚至1/100,銷售利潤極低。資本周轉的周期長、回報率低,導致社會資本不愿投入天敵昆蟲產業。
?
?
這些問題都是因為我國天敵昆蟲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尚不成熟。”浙江大學教授陳學新說,但作為一項公益性的產業,政府的支持力度還不夠。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投入的大部分資金用于采購或補貼化學農藥和用藥機械,用于采購或補貼天敵昆蟲產品的資金較少。
?
?
行業呼吁完善天敵昆蟲“綠箱政策”
?
發達國家對天敵繁育技術嚴格保密,我們只能依靠自主創新。”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副所長鄭永權說,我國在天敵昆蟲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多是階段性、碎片化的,真正有產業化開發利用價值的成果很少。此次創新聯盟的成立旨在通過整合創新資源,加快產業化步伐。這應該以天敵企業存在的問題為導向,以對產業和企業發展需求的滿足程度、問題解決程度為主要考核標準,而不是以論文數量為標準。
?
?
西方發達國家在采購病蟲害防控產品時,規定天敵昆蟲屬于完全的“綠箱”產品,采購天敵的補貼符合WTO成員國對農業實施支持與保護的精神。“相比而言,我國對天敵昆蟲產品,除了東北地區形成穩定支持政策之外,其他地區都沒有良好的機制,亟需政府從宏觀層面落實完善支持我國天敵昆蟲產業發展的‘綠箱政策’。”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張禮生博士說。
?
?
在成立大會上,國家天敵昆蟲創新聯盟全體成員呼吁:降低天敵昆蟲產品市場準入門檻,農藥登記部門應按照天敵昆蟲產品來源不同實施不同的產品登記政策。對于本地種類的天敵昆蟲產品,因其在當地自然環境中原本就存在,不像化學農藥是人工合成的非自然產物,應簡化登記要求;對于外來引進的天敵昆蟲,可從天敵昆蟲的生物學和生態學、進口商品經濟學、外來生物入侵三方面進行評估并登記注冊。國家有關部門、行業以及地方有關部門要增加天敵昆蟲飼養和使用標準的立項數量,制定各種天敵昆蟲飼養的國家和行業標準,以及不同天敵昆蟲在不同作物防治不同害蟲的田間使用技術標準。
?
?
與化學農藥相比,使用天敵昆蟲產品帶來的生態和社會效益遠大于其經濟價值。應該把天敵昆蟲產品納入統防統治范疇,逐漸增加天敵昆蟲產品所占比例,把天敵昆蟲防治農作物害蟲技術與全國綠色防控示范基地結合起來。專家建議,國家應設立綠色防控補助專項,對采用包括天敵昆蟲在內的綠色防控技術的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民給予資金補貼或物資扶持,提高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采用綠色防控措施的積極性。
專家呼吁,政府有關部門應該把建立天敵昆蟲生產工廠納入動物、植物保護工程,在全國有條件的省份和地區投資設廠。對于已有的天敵昆蟲生產企業,可以采取企業自籌與財政資金支持相結合的方法,或者采取財政資金后補助的方法,擴大生產規模。